近期,在疫情防控這場“大考”面前,海東市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六穩’工作”的部署要求,創新人才服務體系,改進工作方法,在嚴格防控疫情的同時,加快推進各類企業快速、有序、安全復工復產。
一是創新政策機制,營造企業人才發展環境。為切實減輕疫情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和穩定發展,海東市印發相關通知,助力企業有序復工復產。1.減輕企業負擔。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的企業,可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下限至國家規定的5%。對承租海東工業園區、各縣區工業園標準化廠房、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企業,可適情況減免租金。2.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對在疫情期間迎難而上、克服困難,積極復工復產的企業和新開工的項目,利用海東市支持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給予適當補助。開辟企業金融服務綠色通道,適當減免手續費。3.做好企業服務。創新優化辦事流程,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落實網上審批、網上辦稅、企業職工在線培訓、網上招聘等惠企服務,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線上服務。暢通運輸綠色通道,企業生產所需煤電油氣、原材料、產品等,納入應急運輸綠色通道,采取發放應急物資通行證等辦法,確保企業原材料運得進、產品運得出。
二是增強扶持保障,提供產業人才創業支持。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提出積極鼓勵開拓市場、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大力實施品牌建設、全面推動提檔升級等十個方面的措施,幫助“拉面人”堅定發展信心,盡快走出困境。設立創業獎補資金,2019年以來海東籍人口在省內外首次開設拉面店,證照齊全、合法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可申領一次性首次創業補貼資金1.5萬元;拉面企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人(含)以上就業的經營戶,經申請評估合格后,可申領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 “中華老字號”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國家級稱號的拉面企業,一次性獎勵20萬元;拉面企業成功進駐世博會、世園會、廣交會的,可一次性申領10萬至50萬元的獎勵。全力打造拉面產業鏈條,以河湟新區為中心,以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產業園區和各農業園區為支撐,打造拉面產業總部基地,對在總部基地內新注冊的拉面行業公司制企業,一次性獎勵1萬元。加大“拉面貸”支持力度,2020年落實“拉面貸”不少于1億元。
三是實施專項計劃,拓展農技人才服務領域。利用“互聯網”開展測土配方施肥、良種推廣、全膜覆蓋栽培技術、農機維修、溫棚蔬菜種植技術、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培訓,培訓人數達4.8萬人。按照“一企一案”的方式,強化對復產復工企業的指導,實行包縣區、包企業、包重點、包人員,幫助企業正常生產。目前,海東市83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153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部復工復產。同時,大力支持春耕生產農貸需求,計劃發放資金5.1億元,已放貸1.2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