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證報記者昨日從工信部消費品司醫藥處獲悉,工信部目前正會同食品藥品監督局等部門,制定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后的資源整合。
據該部門王學恭表示,未來我國醫藥產業政策的發展重點包括,推動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促進仿制藥發展水平提高,以及推動兼并重組和提高產業集中度!熬唧w措施包括如完善集團內轉移藥品生產批件的政策!彼嘎。
而在今年初出臺的《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將推動企業兼并重組作為重要任務,目標就是提高產業集中度,力爭前100位的企業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的50%以上。
在政策利好影響下,中國醫藥產業并購將成為“十二五”階段的主旋律之一。
⊙記者 宦璐 ○編輯 宋薇萍
中國醫藥吸并天方藥業 再掀藥企并購潮
事實上,我國醫藥行業并購潮正風起云涌。5月6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旗下兩家停牌已久的上市公司,中國醫藥(600056.SH)、天方藥業(600253.SH)的重組方案在時隔半年后終于出爐。中國醫藥將以吸收合并方式吸并天方藥業,天方藥業將終止上市。
據市場人士分析,吸收合并的方案充分體現了通用技術集團擬將中國醫藥打造為其在醫藥板塊的唯一上市平臺,并借此整合集團醫藥資源,實現醫藥板塊整體上市的戰略謀劃。重組前,中國醫藥側重商業流通及國際貿易,天方藥業側重研發制藥,重組后將實現優勢互補及全產業鏈整合,以統一的上市平臺更好地應對當前日益激烈的醫藥競爭趨勢。
而在今年3月底,廣藥集團旗下廣州藥業(600332)及白云山A(000522)于3月28日雙雙復牌并公布重組預案,廣藥集團將成為繼上海醫藥之外的第二家整體上市醫藥平臺,并且由于廣藥集團旗下公司同時在港、滬、深三地交易所上市,廣藥重組將開國內資產整合之先河。
去年一年,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并入中國醫藥集團,華潤集團重組北京醫藥集團等項目順利實施,一批企業通過并購重組迅速擴大規模,實現了產業鏈整合和業務布局調整,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組織結構優化。此外,華東醫藥、康芝藥業和科倫藥業等上市公司也熱衷收購重組,解決產能矛盾,加快產品或結構調整。
深圳一家從事生物醫藥研發生產的上市公司投資者辦公室負責人也向上海證券報表示,今明兩年,醫藥產業界的整合會相對更集中。對醫藥生產企業來說,新版GMP標準的實施,將推動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去年12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國家藥品安全規劃(2011~2015年)》,明確了“十二五”時期藥品安全工作的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強調到2015年,藥品生產必須100%符合新版GMP要求,留給藥企的時間只有3年!皩脮r一大批在軟硬件方面不符合GMP標準的企業都將無法繼續生產,破產、被大企業兼并重組的可能性最大!彼嘎,該公司也有這方面的意向,期待通過收購兼并來迅速做大企業規模。
此外,在快速獲得規模優勢、互補品種、參與國際競爭等誘惑下,中國醫藥企業還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本報記者調查獲悉,部分已具備一定規模優勢的醫藥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常年出差海外!皣鴥柔t藥企業估值較高,而海外的一些醫藥公司估值并不高,如果實現并購,對于我們獲得一些新品種或者開拓海外銷售渠道,都極有幫助!蹦成鲜泄镜氖袌霾控撠熑巳缡峭侣缎穆。
產業集中度低現狀面臨改變
兼并重組動作的頻繁進行,將有助于改變我國醫藥產業集中度低的現狀。
據王學恭介紹,我國醫藥產業集中度低,企業多小散已成為醫藥工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八幤飞a企業4800多家,銷售不足5000萬元的占70%以上,醫療器械企業13000家,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不足200家。2010年醫藥銷售收入前100位的企業占全行業的銷售收入的比重為33%!
在醫藥市場觀察人士湯先生看來,近年來醫藥業雖然經歷了大量重組合并,但不論與歐美藥品市場相比,還是與國內其他消費品市場相比,醫藥業集中度都非常低,這種局面下很難指望由品牌提供質量激勵,因為面對如此多的廠商和品牌,消費者無法形成品牌認知。
而中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芮國忠則向記者表示,剛剛開啟的“黃金十年”是產業重構和走向集中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集中度提升和產業多極化。而并購是產業重構與走向集中最快捷、最主流的路徑,由此也開啟了中國醫藥產業第三輪并購,即大并購時代。
醫藥商業領域整合提速
除醫藥工業的企業正不斷開展整合外,醫藥商業領域的兼并重組也開始提速。
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通過不斷兼并重組,國藥集團成為國內第一家營業收入超千億的醫藥企業。然而,醫藥行業分散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國藥集團表示將繼續推進兼并重組。
5月7日,據國藥集團董事會秘書、新聞發言人石晟怡向記者表示,依靠收購兼并這樣的模式,再把國藥的管理體系復制到每一個新店,打造成一個完全有國藥特色的連鎖藥店。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會長付明仲也向記者表示,未來幾年醫藥業將進入并購高潮期。從國際上看,工業化發達國家的醫藥商業集中度都在90%以上,且藥品批發整合快于零售,制藥會相對滯后于批發。在新醫改環境中,國家希望加快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