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2009-201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青海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青海省貫徹〈2009-201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等提出具體要求。
《意見》指出,用5年時間,在切實加強經常性教育的同時,對全省未納入各級黨委干部教育培訓范圍的廣大基層黨員每年進行集中教育培訓,培訓面達到95%以上。通過教育培訓,使廣大黨員的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黨性觀念進一步增強、優良作風進一步養成、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
《意見》提出,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和任務,結合不同需求,科學擬定計劃,合理安排內容,有步驟、有重點地組織開展教育培訓。納入黨員教育培訓范圍的黨員每年至少集中教育培訓一次。農村牧區、城市社區和各級各類學校中的黨員每年培訓時間一般不少于16學時,其中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一般不少于24學時;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以及金融機構的黨員每年培訓時間一般不少于24學時,其中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一般不少于40學時。
《意見》要求,切實抓好黨員教育培訓的重點工作。一是把提高農村牧區黨組織書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作為重點,省委組織部每年組織一期省級示范培訓班,州(市、地)委組織部每年舉辦一期重點培訓班,縣(市、區)黨委組織部負責普遍培訓,時間不少于40學時。二是通過集中學習、黨課教育等方式,使新黨員入黨后一年內至少參加一次集中培訓,時間一般不少于24學時。三是在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特崗教師計劃”人員中的黨員上崗前由歸口管理部門負責集中培訓一次,簽約期內每年至少再培訓一次,時間一般不少于40學時。四是著眼于增強流動黨員的組織觀念、黨員意識,提高創業致富能力,針對我省外出務工經商流動黨員較多的實際,切實抓好流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五是重點抓好農村牧區黨員的實用技術培訓和下崗失業職工黨員、退伍轉業軍人黨員的創業就業培訓,努力使他們掌握1門以上的技術技能。
《意見》提出,著力落實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保障措施。一是健全完善各項制度。逐步健全完善《黨員集中輪訓制度》、《黨員領導干部講黨課制度》和《黨員教育培訓考評激勵制度》等制度。積極組織黨員參加黨內集中教育和主題黨日教育活動,為黨員服務群眾、加強黨性鍛煉搭建平臺。二是加強培訓資源建設。把村(社區)級組織活動場所、黨員服務中心(站、點)和農村牧區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建設成為農村牧區、街道社區黨員教育培訓的主陣地。建立農村牧區村干部短期實踐培訓基地,開展黨員干部經常性、正規化教育培訓。積極推進軍民共建、警民共建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教育流動車作用,定期深入到農牧區舉辦法律咨詢、技能培訓和播放電教片等活動。按照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要求,優化整合黨員教育培訓師資隊伍。各級財政按照相關規定切實保障黨員教育培訓經費。三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傳播手段。從2011年起,通過3至5年全面建成縱橫貫通、上下聯動的全省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系統。充分利用電視、省級輔助教學網“三江源”網站等大眾傳媒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探索運用在線學習、手機短信平臺等手段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建立種類齊全、擁有1000部以上教學課件的省級教學資源庫,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結合青海區域特色和各地各單位實際,科學制定教學資源建設規劃,有針對性地組織選題,開發制作具有區域、產業特色的電教片和現代遠程教育課件,充實教學資源庫,滿足黨員教育培訓的需要。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和各級組織部門、紀檢機關、宣傳部門、黨校高度重視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職能機構和各項教育制度,履行工作職責,確保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作者:青組)